模具鋼覆蓋件拉深模的加工方案,根據(jù)模具的形狀、結構和加工設備的情況而不同,常用的方法有分別仿形加工和數(shù)控加工、組裝后仿形加工以及按斷面樣板加工的三種方法。
(1)分別仿形加工的方法。
分別仿形加工是對凸模、凹模、壓邊圈、頂件器分別進行仿形加工。在設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此法適用于各類拉深模加工,應用較為廣泛。
①分別仿形加工的準備 根據(jù)沖壓工藝設計要求(確定沖壓方向,增設工藝補充部分等),依主模型加工工藝主模型。
按工藝主模型翻制研修模型(樣架)。
工藝(主)模型用于凸模和壓邊圈仿形加工。
研修模型用于凹模、頂件器仿形加工和凸模研修。
分別仿形加工時可以不準備投影樣板。
②仿形加工和數(shù)控加工 隨著數(shù)控技術的發(fā)展,在仿形加工的基礎上,于20世紀后期出現(xiàn)的數(shù)控仿形銑床,在加工方法、功能、精度等方面都優(yōu)于仿形銑床。
仿形加工是根據(jù)先制作好的靠模,在仿形銑床上自動地將毛坯加工成與靠模形狀相同的型腔型面。拉深模加工時是用工藝模型和研修模型制作靠模分別加工凸模和凹模的。
如產品零件設計建立三維數(shù)學模型,可以直接編制數(shù)控加工程序,在數(shù)控銑床上進行三維型面加工。汽車覆蓋件設計一般是通過主模型來后確定和表達產品零件設計的形狀和尺寸的。在使用數(shù)控銑床加工時,可以先由數(shù)控銑床對確定的工藝模型進行掃描,再分別編制凸模、凹模等加工程序,通過紙孔帶或磁帶,在數(shù)控仿形銑床上進行三維型面的數(shù)控加工。
③分別仿形加工的基本工藝順序:
預加工→仿形銑型面→研修型面→拋光型面→裝配前加工
預加工包括加工基準面,鉆起重孔、劃線等。
裝配前加工包括加工導板安裝槽、孔,熱處理等。
(2)組裝后仿形加工的方法
組裝后仿形加工是上模(凸模和壓邊圈)和下模(凹模和頂件器)各自加工組裝后,再進行仿形加工的方法。該法適用于壓斜面比較平坦、凸模輪廓形狀比較簡單的拉深模。
①需做投影樣板 按工藝模型的輪廓投影制造投影樣板,供凸模、凹模、壓邊圈、頂件器共用。
投影樣板一般用薄鋼板制成。對于精度要求較低、尺寸不大的投影樣板,也可以用膠合板來制造。
投影樣板用于凸模外輪廓、壓邊圈內輪廓、頂件器外輪廓和凹模內輪廓的劃線加工。切邊模刃口鑲塊的粗加工形狀和安裝位置,也需要投影樣板確定。
②對輪廓線的要求 投影樣板是按工藝模型用投影方法劃線加工而成的。對凸模等工作零件劃輪廓線時,也需要投影劃法,把樣板的輪廓線投影到工作型面上去
劃線時,凸模于壓邊圈的輪廓線允許大1~3mm。凹模與頂件器的輪廓線允許小1~3mm.
組裝后仿形加工方法可以節(jié)省仿形加工工時,但劃輪廓線較費工。
(3)按斷面樣板加工的方法
在沒有仿形銑床和研配壓力機的情況下,可以采取精密鑄造毛坯后,按斷面樣板加工型面的方法制造拉深模。
斷面樣板按工藝模型制造,其數(shù)量和使用位置根據(jù)制造工藝要求確定。斷面樣板一般用薄鋼板制造,也可用鋁合金板或膠合板制造。
應分別制造凸模和凹模用斷面樣板,在同一坐標位置上,凸模樣板與凹模樣板的形狀有一個料厚的間隙。
凸模、凹模、壓邊圈加工時,應先加工型面,然后以型面為基準加工安裝平面,這樣可大大減少鉗工加工型面的工作量。
通常用樣板加工型面是按以下順序:
①在加工好的毛坯上劃沖模中心線和坐標網(wǎng)絡線,也可取幾條與樣板位置相同的基準線;
②按工藝要求,依工藝模型制作斷面樣板;
③用風動砂輪機按樣板修磨各坐標網(wǎng)絡線(基準線)處之斷面形狀;
④將各斷面之間的型面均與過渡;
⑤精修并拋光型面。
用斷面樣板法加工精度較低,鉗工工作量大,對鉗工技術要求高。
繼續(xù)了解模具鋼生產,您可以點擊相關文章:模具鋼覆蓋件 更多問題,歡迎點擊右側咨詢窗口與銷售客服蘇州浩凱模具鋼材在線溝通。 自2012-12-19至今,已有19家模具廠商在我公司成功采購模具鋼生產。